在CBA常規(guī)賽第十輪的一場激戰(zhàn)中,上海隊與北京隊展開了激烈的對決。然而,上海隊最終以83-99的比分惜敗給了北京隊。盡管如此,上海隊的洛夫頓的表現仍不可忽視。
在比賽的40分鐘里,洛夫頓積極投入比賽,他的內線優(yōu)勢非常明顯,一度使得北京隊選擇連續(xù)包夾戰(zhàn)術,試圖限制他的接球機會。然而,盡管與隊友的默契程度有待提高,洛夫頓依然能夠通過造殺傷上罰球線。盡管有5次失誤,但他場上的貢獻依然不可小覷。
值得一提的是,洛夫頓從10月29日加入上海隊到迅速完成體檢、注冊并正式出戰(zhàn),僅用了短短的時間。這或許也意味著他需要更快的適應比賽節(jié)奏。在過去的兩場比賽中,洛夫頓場均出戰(zhàn)近30分鐘,貢獻了20分、12籃板和3.5助攻,同時也有一定的失誤率。投籃命中率達到48%,三分球命中率雖然只有22.2%,但罰球命中率高達66.7%。
洛夫頓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他年僅22歲,體重卻達到了125公斤,處理球的方式也相對靈活。一旦對手稍有疏忽,他便能夠上演一條龍的造殺傷。他的低位技術同樣出色,面對比他更高的CBA內線球員,他能夠憑借出眾的力量和體型優(yōu)勢,通過持球單打獲得上罰球線的機會。場均10.5次上罰球線,這一數據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然而,洛夫頓在防守端的專注度并不如預期。在打擋拆后的協防和護框方面,他并未展現出頂級防守外援的潛質。這或許與他首次參加CBA聯賽有關,與隊友的默契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在某場比賽中,洛夫頓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感,首節(jié)比賽6次投籃僅命中1次,這也成為了北京隊一波進攻小高潮的關鍵因素。
考慮到洛夫頓和上海男籃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彼此的節(jié)奏和定位,王哲林的缺席更是讓上海隊雪上加霜。對于上海男籃來說,接下來的第一個窗口期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而對于洛夫頓而言,這也將是一個短暫的適應海外聯賽定位的時間段。相信在第二階段比賽開始后,他將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個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