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宏遠遭遇困境,逆轉之殤再起波瀾**
北京時間11月1日,廣東宏遠隊在賽季的倒數第二場比賽中遭遇了失利。盡管在上半場以微弱的優(yōu)勢領先對手,但到了下半場,他們卻遭遇了山西隊的猛烈反擊。在第三節(jié),山西隊換上雙小外援的策略如天馬行空,一再沖擊廣東隊的內線。然而,面對這一情況,廣東隊的杜鋒教練的應對顯得有些遲鈍和不足。在這段關鍵的比賽時間中,杜鋒竟未叫過一次暫停,待到他回過神來,廣東隊的大勢已去。
這場失利,表面上看是杜鋒的指揮失誤,但深究其因,卻是廣東隊在比賽后半段本土球員體力不支,缺乏有足夠硬解能力的外援支援。這其中的關鍵人物——朱芳雨——在挑選外援上似乎出了問題。以本場為例,廣東隊引進的“大將軍”巴頓表現堪稱災難,全場僅得2分,這與其高昂的薪水完全不符。
回望這個賽季,廣東隊已經不止一次在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翻盤。這兩次的比賽過程幾乎是如出一轍——開始時由胡明軒和徐杰兩位本土球員領跑比賽,外援在進攻端和防守端都有所貢獻,廣東隊能夠輕松取得領先。但進入下半場,尤其是當胡明軒和徐杰體力耗盡時,廣東隊便陷入了困境。此時對方的小外援總能站出來完成硬解,而廣東隊卻無人能站出來得分。
胡明軒和徐杰無疑是廣東隊的優(yōu)秀球員,但他們的硬解能力與頂尖的小外援相比仍有差距。在CBA的雙外援時代,每支球隊都依賴外援在關鍵時刻扛起球隊前進。像遼籃的福格、山西的迪亞洛和古德溫、北京的奧莫特等,他們都是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得分的外援。而廣東宏遠隊在這個時候能站出來的卻只有胡明軒和徐杰兩位本土球員。
朱芳雨的決策令人費解。他本可以選擇更出色的小外援來扛起廣東隊的關鍵時刻,卻選了一位狀態(tài)大跌的巴頓。在本場比賽中,山西雙小外援合砍44分的高效表現與巴頓的2分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樣的表現確實離譜至極。
幸運的是,第一階段的比賽尚未結束,廣東宏遠還有時間去調整和補強。希望朱芳雨能夠迅速行動,為球隊引進一位能夠在關鍵時刻扛起球隊前進的小外援,別再讓胡明軒和徐杰兩位本土球員硬撐著前進了。否則在這新的CBA雙外援時代中,若沒有能夠命中小外援的廣東宏遠隊將面臨被其他隊伍小外援命中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