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東契奇已然摸到了總決賽的門檻,獨行俠的球迷無疑會感到慶幸。與此同時,亞特蘭大的老鷹球迷則沉浸在哀傷與無奈之中。這兩位球員,東契奇與特雷-楊,他們的路途截然不同。
東契奇的天賦與潛力,仿佛是天生為籃球而生的。無論在哪個時代,他那巨大的身形與超凡的籃球智商都預示著他有著極高的上限。而特雷-楊,則是小球時代快速發(fā)展的產物,一個被這個時代的光環(huán)所籠罩的球員。
回想14-15賽季,隨著庫里和勇士的崛起,小球時代如狂風般席卷了整個NBA。三分球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那些射術精湛的后場球員吸引了外界大量的關注。特雷-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射速快,射程遠,準度極高,僅在NCAA打了四場球賽,就被貼上了“小庫里”的標簽。
那年,特雷-楊的名氣迅速傳遍全美,多支球隊對他虎視眈眈。老鷹隊最終如愿以償?shù)貙⑦@位“小庫里”帶到了亞特蘭大。雖然在新秀賽季中他曾一度被東契奇壓制,但從第二個賽季開始,特雷-楊逐漸展現(xiàn)出了頂級巨星的氣質,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特雷-楊并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成為像庫里那樣的領袖。他逐漸在超級新星的行列中掉隊,與東契奇的發(fā)展?jié)u行漸遠。特別是在21年的季后賽之后,特雷-楊和他的老鷹隊再未躋身過第二輪。過去的兩個賽季,他們甚至連季后賽的門票都未能拿到。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特雷-楊與庫里在風格上的不同,更在于他在進攻效率上的不足。盡管特雷-楊的三分產量不少,但在投籃效率上,他遠不如庫里。庫里的武器庫不僅僅是投籃,他還能通過其他方式制造威脅,比如無球跑動等。而特雷-楊的外線威脅相對較低,再加上他身體天賦的限制,使得他在面對對抗后投籃的命中率偏低。此外,他的傳球能力雖然不俗,但失誤也相對較多。
防守端更是特雷-楊的一個軟肋。雖然大家對庫里的防守期待并不高,但特雷-楊在防守時卻常常成為對手的突破口。作為一名持球核心,他在防守端的表現(xiàn)顯然是不合格的。
此外,老鷹隊的陣容搭配也存在不小的問題,尤其是在防守端,他們始終是聯(lián)盟中的墊底水平。頻繁的輸球也讓特雷-楊開始反思自己。本賽季,他在進攻與組織中始終找不到平衡點,各項數(shù)據(jù)都達到了生涯新低。雖然他場均仍能得到不錯的得分和助攻,但投籃命中率卻低得令人擔憂。目前他是聯(lián)盟效率最差的持球核心之一。
對于老鷹球迷來說,他們更擔心的是特雷-楊的自信問題。是球隊的無聲抗議?還是他已經(jīng)接受了現(xiàn)實?如今年僅26歲的特雷-楊仍有涅槃重生的可能。希望他能盡快調整自己,至少不要讓喜歡他的球迷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