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籃球聯(lián)賽(CBA)中的一支流量巨頭,廣東男籃在過去的幾年里憑借其強大的實力和明星球員的魅力,吸引了無數(shù)球迷的關注。即便在最近兩年未能進入總決賽,球隊依然因為之前積累的流量紅利而備受矚目。徐杰、胡明軒等代表球星的出色表現(xiàn),更是讓廣東男籃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然而,拋開這些球星的“偶像光環(huán)”,廣東男籃的實力和關注度仍然不可小覷。然而,必須承認的是,如果去掉這些明星球員,廣東男籃的實力和關注度的大幅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在最近的俱樂部杯賽中,廣東男籃的三名主力球員胡明軒、徐杰和杜潤旺均被抽調至國家隊,而兩名外援貝茲利和巴頓也因故離開。盡管球隊仍有阿姆斯、莫蘭德和吉倫沃特三名外援助陣,但廣東男籃在這次杯賽中的表現(xiàn)卻并不理想。
在小組賽的四場比賽中,廣東男籃僅取得一場勝利,其余三場均告負,無緣出線。每百回合得分僅排在全部20支球隊的倒數(shù)第一。而三名外援的場均得分在小組中也處于墊底的位置。這一系列的數(shù)據充分暴露了球隊當前存在的問題。
特別是因為胡明軒和徐杰這兩位后場核心的缺席,廣東男籃在進攻端顯得混亂無序。球隊中年輕人眾多,但在缺乏合格指揮官梳理進攻的情況下,問題更加突出。即便有吉倫沃特這樣的穩(wěn)定得分點,但新外援阿姆斯的表現(xiàn)并不理想,如果他在常規(guī)賽中仍然無法發(fā)揮出色,廣東男籃恐怕需要繼續(xù)尋找合適的小外援。
此外,除了吉倫沃特,全隊中僅有張文逸的場均得分達到兩位數(shù)。而其他球員的投籃命中率和三分球命中率均偏低。本就需要“做餅師傅”喂球的莫蘭德、張明池、王少杰等人,在缺少傳球和組織的情況下,打得異常艱難。
這次杯賽對于廣東男籃來說,是一個認清自己、找出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的機會。沒有了胡明軒和徐杰的串聯(lián)和喂餅,他們確實需要在聯(lián)盟中尋找新的立足點。
杜鋒教練早在前兩年就開始嘗試給年輕球員上場機會,但在季后賽中,他仍然愿意給這些年輕球員充足的上場時間。然而,經過這兩年的歷練,廣東男籃的年輕球員并未能挑起大梁。如果未來主力球員逐漸老去,廣東這支曾經的流量巨頭,恐怕將陷入一段低潮期。他們需要找到新的策略和方案,以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